通过观察思辨,我们把脑内认识深化过程从接受知识开始到最高的“悟性”层次可以分成四个阶段:知识,理解,意识,悟性。整个认识的函数图景整体上是连续单调递增的,但是在积累与意识的阶段存在一个跃迁阶段。本着公理化的思想,无论如何,这四个词的定义首先需要被明确。

第一层次:知识

简而言之,知识就是脑内存储的正确信息,换言之,脑内存储的一切正确信息都叫做知识,因此知识一词是很广泛的术语。所谓“正确”信息,即从根本上说是符合实际的信息,尽管暂时还无法检验,亦即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说法。

知识可以来自客观经验(包括经历),也可来自脑内的推演创生。知识的结构很复杂、层次很多。

第二层次:理解

这里的“理解”作名词用,表示理解了的知识,也叫活知识,对于一个信息(即知识),如果获得了与之有关的更多信息,就形成了一个以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网络,信息系统,这时该信息叫做理解了的信息,或者理解了的知识,抑或活知识。

当然,知识的理解也是有程度之分的,事实上,知识从基本知识到完全理解了的知识之间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,而是个连续分布的的上升的过程。对知识的理解,一个显要的特征便是知识的体系化程度。

但不管怎样,基本的和理解了的知识仅以一种外来知识的形式被储存,还不能说事自己的知识,还可能被“遗忘”(理解了的知识被“遗忘”,实则是从记忆的大脑皮层沉入脑海。)但是这些被遗忘的部分并没有真正的消失,它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养料而继续存在。

第三层次:意识

理解的知识经过一定的积累阶段后,可能会产生一次内在的飞跃或者说升华,表现为对已有理解的知识的“反刍”和觉醒,是对已有知识来自自我的重新发现,叫做意识了的知识,简称意识知识。

意识知识有几大特点:

  1. 这种知识经过自己的重新发现已经成为自己的内在信息,甚至已不记得它来自何处,倒觉得是自己从来就有的知识似的;
  2. 意识知识能达到自如的运用,亦即可以在不知不觉的自然状态下随着思维而自觉地运用,无需意识的驱使;
  3. 意识知识已不存在忘却、记忆和回忆的问题,似乎意识知识不是存在与大脑皮层而在大脑皮层以下,形成了固定的的结构。与未升华知识相比,意识知识的存储状态可以比作做计算机上内存中的数据,内存信息可以直接调用,而外存信息要经过内存(相当于意识的驱使)才能使用。

第四层次:悟性

悟性又可以称为醒悟、觉悟、感悟、归纳,它比意识来的更为深刻,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“重新发现”,而且有更深层的发现感,所谓“发现感”,是说这种悟性所无处的东西不一定是实在的发明创造性思想,而是一种带有情感及心理色彩的认识,一种激情,往往只能体会而不可能完全“道”出来,即所谓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”,用一个佛教的术语,这种状态就叫做“般若”。因为它带有内在的情感性,不是一般的信息,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,这种悟性即化为一般信息,最多是经过解释上升到理解了的信息,因此演讲,报告之类的效果最多只能促使意识或者悟性的发生,而不可象一般信息的授予那样直接授予悟性。

总之,悟性是意识的高级阶段,它与意识没有分明的界限,是一个连续分布的更高阶段,它是在脑海中下沉的更深的的综合知识(它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知识,也不是简单的知识集,而是其融汇体考证如大海底部的沉积物一般,已经属于新的“矿藏”了)。“悟”出的,与“意识”到的知识都是“内存”知识,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。悟性是一种思想工具,是一种方法论。它是知识中最最精华的那一部分,是规律的高度浓缩与概括。它是你所拥有的所有知识融会贯通的产物,如果说,理解是将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化,那么,悟性就是将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联系与类比,相互印证,相互参照。在远古时代,数理哲都曾是一家,还可以更宽泛,将艺术加入进来。通过悟性,将散乱杂糅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片段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。

一个人的意识和悟性“能力”是潜藏于自身的,它只可接受外来因素的启发,诱发,激发,开发,却不能被传递,被转录,被复制。另一方面,一个人产生意识和悟性的“背景”也在自身,系长期知识的积累。

最后,悟性与灵感也不是一回事,灵感可表现为新事物的创造和发明,是时点式的闪现,可遇而不可求,随年长而衰退,而悟性主要表现为对现有知识的更深刻,更抽象的升华,具有可期盼性。只能说可以逼近灵感创造,但还不是灵感创造。

因此,学习能获得的只能是一般信息(一般知识),如果有好的老师,好的书籍引路,最多可以上升到理解的知识。换而言之,学习能获得的都是外来信息,人的意识,悟性等高级知识是不可能由学习直接得到的。此正所谓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”学习的知识只能为意识与悟性奠定基础,但也只有通过学习积累的量变,才能产生意识与悟性的质变。这就是学习与智慧之间的基本关系(这里智慧的主要表现就是意识与悟性能力)。

拥有悟性,或者说进入悟性期的人,在同样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认识程度有着极大不同。温故而知新便是这样一个道理。有一个很明显的事例:历代的数学家为数学留下了无数的肺腑之言,令今天的学子们赞叹不已,这正是他们对数学的一个个感悟与心语,它本应作为我们心灵键盘的一次次触击,使之产生一次次的震颤,一次次反响,但若是没有进入悟性期,也许金辉把它们当做普通的信息,知识,甚至会误以为这是数学宗师们在作秀,为数学打广告。这样的误解比比皆是,但也没必要去澄清它,只要学到了那个境界,自然会明白。学不到,说了也无法理解。

仅当有了悟性的人才容易被诱发出悟性来,悟性是人人都有的矿藏,只是不同的人矿深(慧根)不一样,即使是同一个人,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矿深也不同。一般来说,本科是悟性期最早的起点,博士是悟性的最佳阶段。但不同的人肯定会有所差异。

一般来说,小学及初中的学习,人的记忆力是最强的时候,但这一阶段属于纯粹的对普通知识的记忆,纯粹属于死记的范畴。进入高中,以及本科,我们的死记能力下降了,但理解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,这一阶段,我们主要在忙于对知识的储备与理解,是理解性记忆最活跃的时期。一些有天分的人,可能在这个时期便会产生悟性的萌芽。最终,通过继续的学习,另一种更重要的学习特征(思维特征)便日益强盛了,这便是进入了“悟性期”,此时,他们会自然地,不自然地对已经熟悉的知识进行“反刍”,产生新的感觉和深层次的意识。其特点便是:知识一旦进入悟性思维,会自然而然地变成自己的东西,而没进入悟性程度的知识,则会随着时间逐步被遗忘。

似乎说的有些神乎其神,但事实就是这样。鄙人不才,在大二才有幸得以觉悟。深深感激自己从出生到初中所做的丰富积累,深深后悔从高中到大一这四年挥霍光阴。

虽然说悟性是不能言语表达出来的,但我还是希望分享一些学习中的小小心得。虽然我知道,一旦说出来,这些便只能仅仅成为理解了的知识了。

在数学中:

了解整个数学大厦是怎样用集合的砖块垒起来的,把握映射的概念。了解最基本的关系——序关系。体会各种空间与维度的概念

在一切自然科学学科中:

体会对立统一(运动与静止的本质)。体会秩序(熵,有向性)的概念。体会因果律的广泛性(数学序关系在逻辑上的推广)。体会最小作用量原理(秩序思想的一例具象化)。

在程序设计中:

这个其实跟数学类似,掌握映射的本质,程序设计显得如此简单。一切程序最核心的思想与功能:将给定的输入通过一系列映射变换成需求的输出。次一级的还有:分治的思想(最小作用量的一个具体化)

好的文章,给予人来自灵魂最深层次的共鸣与启发,感谢《数学及其认识》,这里大多文字都直接或间接源于此书。

此文以纪念认识水平的一次飞跃。

感谢陈志远老师在学业上给我的启发与教诲。